作者:尤繼峰
2023年6月30日,父親病逝。其后八十四天,我的第一本教學(xué)專著《高中生讀寫指導(dǎo)與教師示范》出版,原本是想送給自己從教三十年的一件紀(jì)念禮物,現(xiàn)在,我把它連同我的“紅燭獎”和光榮證,一并獻給父親,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父親去后,我老是想一個問題:一個人存在于世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
父親出身貧農(nóng),一生坎坷。不幸八歲失怙,不久又失兄長;仰賴我祖母和姑姑們疼愛護佑,得以長大,成人成家。那是上個世紀(jì)物質(zhì)匱乏的五六十年代,孤兒寡母艱難度日,可以想見。
父母生我兄妹四人,養(yǎng)育疼愛,直至各自獨立。此恩情山高海深,不敢有忘。猶記艱難坎坷中,供我讀書求學(xué),其間劬勞,不能盡述。我初中時遭遇車禍,住院兩月有余,父親背我進進出出,那臂膀,至今想來,仍是堅強有力的依靠。我高考失利,父親卻深信我是“大學(xué)的趴子”(我老師的斷語),與母親一起四處籌款,助我東山再起。
父親好讀書,我跟著好讀書;父親愛聽?wèi)颍业臉犯杏纱嗣妊俊ky忘一個情景:我在家門口推鐵環(huán),看見父親雙手插在褲兜里,順著當(dāng)街大路,吹著響亮的口哨向家走來。那瀟灑的形象令人著迷。我的浪漫樂觀,大約由此而來。
父親務(wù)農(nóng),在土地里摸爬滾打,割麥種豆,刨地瓜,炕煙葉,熟悉各種農(nóng)活。父親小學(xué)一年級未讀完就去放牛;完全憑著自學(xué),會寫會算,在生產(chǎn)隊管賬,很被看重。父親做過民兵,扛過槍,正直敢言,頗有膽略。也曾外出販鐮,有過別樣道路的掙扎,結(jié)果鎩羽而歸,致富之夢破滅。父親好交友,義在心頭,周濟別人也算慷慨;村里修橋安碾,父親每必捐助;與四鄰相處融洽,深得信任稱許。
為父親守靈時,淚眼朦朧中,我看見那些幫忙料理后事的鄉(xiāng)鄰:那一位我叫他大爺,那一位我叫他叔,那一位叫哥,那一位叫侄子,還有姑、嬸、姐、嫂,毒日頭下,他們出出進進,辛苦操勞;鄉(xiāng)風(fēng)淳厚,情比金貴,雖不同姓,勝似親人。父親與人為善,生前身后,皆得善待。感動感恩之心,萬語千言,無法言表。
父親大約四十歲時愛上了酒,漸漸視之如命,生活在迷離夢幻的世界里,算是俗世奇人一個。父親有病不說,常以酒精麻醉,自己硬扛。多年來總說七十三歲是自己的大限,不幸一語成讖,剛過七十三歲就撒手人寰。可謂興于酒,壞于酒。
父親得的是惡疾,躺在床上不能動。偶爾扭頭看看我;嘴里吸著冷氣,搖搖頭,小聲說疼。我知道,但我無能為力。其實父親心里什么都清楚。他早就安排好自己的后事,不給我們兄妹添任何負擔(dān)。生命最后兩周,父親腿腳浮腫,不再飲酒,除了少量喝水和牛奶,索要止痛藥吃以外,拒絕進食任何東西。父親生命一直強悍,呵斥我時聲若長鞭,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了。
在我心里,父親堪稱神人。我所擔(dān)心的疼痛難忍的喊叫,無休止的生死折磨,種種慘相,都未出現(xiàn)——以父親剛烈的性格,他也絕不容忍如此局面。母親說,父親去世前兩天,嘴角微笑,說我祖母來接他了……父親形如槁木,油盡燈枯,生命之火漸漸熄滅。父親勇敢頑強,斷食兩周后安詳離世。
父親生前,每每叮囑我:“咱是老百姓,要好好教人家的孩子……”父親的意思,我懂。在這個人世間,沒有誰能比我更懂父親。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愿景,他對于命運的永不停歇的唐·吉訶德式的企盼與抗?fàn)帲念B強與勇敢,全都滲透到我的骨髓里,滲透到我兄妹的血脈里,挫敗而卻執(zhí)著,痛苦而又堅守,懷抱希望,永不氣餒。
“好好教人家的孩子。”父親的教誨須臾不敢忘,我的教學(xué)專著可算作“好好教”的一個證明:書里有我踏實進取的足跡,有我對教育的一片赤子之心,有我十多年的心血與汗水……遺憾的是,愛讀書的父親,沒能讀到他兒子寫的書!
十五年前,我曾發(fā)表過一篇散文《今宵醒何處》,其中寫道:“可是,我的父母和我,萬一哪一天有一個人睡去了而不再醒來……”現(xiàn)在,父親永遠地睡去了,不再醒來!天人永隔,無論是養(yǎng)口體還是養(yǎng)心志,都不能了。我再也不能因您酗酒而怨恨您了;我再也不能在精神備受折磨中疼愛您了。可是,在深夜里,為什么我會無聲地淚流不止?為什么我會糾結(jié)心痛不能自已?我怨恨過您,可是,我愛您呀父親!在這個人世間,有什么人能比我更懂您更愛您呀,父親!種種酸辛苦楚更與何人言說?
我從二十歲就發(fā)表文章,至今寫作三十余年。可這樣的文章,我寫不下去了……現(xiàn)在,父親百日祭已過,在漆黑的暗夜里,在淚光中,我看見年輕的父親,雙手插在褲兜里,吹著響亮的口哨,在大街的泥土路上,從東向西,向家的方向,向我,昂首挺胸,大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