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秦川
有一年,鄒國與魯國發(fā)生軍事沖突,鄒國損失慘重。鄒穆公當時非常郁悶,不明白自己兵力如此強大,為何卻大敗而歸。
幾天后,適逢孟子來訪,鄒穆公立即向孟子大吐苦水:“這次交戰(zhàn),我手下官吏死了三十多個人,可百姓卻沒有一個人為他們拼命。若是殺掉他們吧,殺不了那么多;不殺他們吧,我又實在恨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長官戰(zhàn)死而不去營救,難道他們沒有一點點的同情之心嗎?先生,請您出出主意,此事該如何處置才妥當呢?”
看著鄒穆公憂心忡忡的樣了,孟子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您可知道,災荒年歲,百姓有多難?年老體弱的,棄尸于山溝;年輕力壯的,則四處逃荒,幾乎有上千人。可是您知道嗎,您的糧倉里堆滿了糧食,倉庫里裝滿了財寶,官吏們卻從不向您報告實情,拒不賑災救民,這不是瞞上瞞下、殘害百姓嗎?”
聽了孟子的一番話后,鄒穆公面露愧色,囁嚅地問道:“寡人有所不知,真有這些事情嗎?”孟子點點頭,接著說道:“曾子曾說:‘要警惕,警惕!你怎么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么樣對待你。’老百姓當初受到怎么樣的待遇,現(xiàn)在就怎么回報,所以您不要再怪罪老百姓了。現(xiàn)在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會親近他們的長官,也就自然而然地為他們的長官賣命了。”聽了孟子的一番話,鄒穆公茅塞頓開。
從那以后,鄒穆公將孟子教給自己的“民為貴”“愛民如子,視民如傷”等執(zhí)政理念付諸實踐,同時也實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看到鄒穆公的虛心改變,當?shù)乩习傩找彩潜陡袦嘏麄冏h論紛紛:“國君把我們視為自家人,我們也要懂得國與民相互依存;君主體恤百姓,我們當然也樂意為君主出力分憂。以后國家再遇到困難,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老百姓的那些話傳到鄒穆公的耳朵里,他不由得感嘆道:“真要感謝先生的教導,他才是擁有大智慧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