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紹義
在古代,“酋長”的“酋”字當(dāng)“酒”字講,。這個“酋”字沒有水,,只有從酒瓶中冒出來的酒香氣,所以我說,,“酋”字更比“酒”字香,。
《說文解字》曰:“酋,繹酒也,。從酉,,水半見于上?!鼻迦硕斡癫米ⅰ墩f文解字》時也說,,“繹酒”就是“日久之酒”??梢姟扒酢本褪恰瓣惥啤钡囊馑?。
甲骨文的“酋”字,是個會意字,,下面是一個盛酒的大壇子,,上面“三豎”代表酒壇里冒出來的酒香氣?!秴问洗呵铩ぶ俣罚骸澳嗣笄?,秫稻必齊,曲蘗必時,?!薄赌印罚骸皨D人以為舂酋?!边@里的“酋”都是“酒”的意思,,與“酋長”沒有絲毫關(guān)系。
從“酋”的會意性上我們可以看出,,酒與盛酒的容器密切相關(guān),。如今,與“酒”有關(guān)的漢字還都帶有代表酒壇子的“酉”字,,造酒叫“釀”,;賣酒叫“酤”;斟酒叫“酢”,;進(jìn)酒叫“酬”,;薄酒叫“醨”;厚酒叫“醹”,;濾酒叫“釃”,;美酒叫“醑”,;賜酒叫“酺”等等。就連配合的“配”字,,當(dāng)初也是為了調(diào)配酒而造的,。
沒有這些可以密封的酒壇子“酉”,就沒有香氣襲人的美酒供大家品嘗,。所以說,,“酋”字才是真酒,不用在媒體上做廣告,,那冒出的香氣就是好酒最有效的商標(biāo),。
好東西最容易被人借用,再加上“大酋”是指專管賣酒的官吏,,《說文解字》曰:“大酋,,掌酒官也?!薄扒酢弊直徊柯涫最I(lǐng)借走戴在自己的頭上,就是很自然的事了,。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卉服之酋,。”左思《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酋,。”以及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中的“二貴酋名”“詆大酋當(dāng)死”“與貴酋處二十日”等等,,這里的“酋”就不是“酒”的意思,,而是“酋長”“頭領(lǐng)”的意思了。
“酋”字作官銜用了,,總得有個字來代表“酒”呀,,人們便在代表酒壇子的“酉”字旁邊加上三點水,于是,,“酒”字便由頭上的香氣變成身邊的水珠了,。本來“酉”字里面已經(jīng)有了該有的水,即“從酉,,水半見于上”,,如今又給它加上多余的水,這讓那些不法分子受到了啟發(fā),,動了歪腦筋,,把已經(jīng)釀好的酒再加點水,這樣便出現(xiàn)了大量的假酒,。這也許就是人類勾兌假酒的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