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芹
《山居七年》是作家張二冬的散文集。文集收錄了作者在終南山居住七年里所寫隨筆,、攝影,、短句感悟以及為動(dòng)植物所畫的肖像。在這部文集中,,作者以樸實(shí)且富有生活氣息的筆調(diào)勾勒出了一幅歸園田居似的圖卷,。因此,當(dāng)我們打開這本散文集時(shí),,便是借用作者的一雙眼,,游覽了一番那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的詩意世界,。
文集的卷首,,是作者所繪的幾幅靜物小品。兩只半青的柿子上點(diǎn)染著一抹紅,、一朵將謝的荷花眷戀著新結(jié)的蓬,、一根青翠飽滿的黃瓜,、正在結(jié)籽的芝麻、斜臥的貓兒和狗兒,、垂下的燈繩,,世間種種物象靜靜地躺在書頁上,演奏著舒緩的基調(diào),。
緊接著,,作者化身為五柳先生,在田地里種植了許多的蔬菜瓜果,。他詳細(xì)記錄了菜園里的蔬菜,,并為它們拍下了照片。四季輪回,,園里的菜竟有28種之多,,總是一季菜后又有另外一季菜接上,食物剛好可以接力循環(huán),。因此,,作者感嘆道:“自然很理性,總是有吃的,。”
在生活與耕種的間隙里,,作者總能捕捉到在山間暢快生活的精靈們:枯葉蝶,,想象著自己是枯萎的落葉,所以打扮成落葉的樣子,;天牛,,像個(gè)鋼鐵般的硬漢,擁有無堅(jiān)不摧的身體和暴脾氣,;毛毛蟲,,身著讓人不敢輕易靠近的外套。它們都在太陽下不緊不慢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山村里的人家并不多,,鄰居永琴是他山居生活里為數(shù)不多的能感受到人情溫度與旺盛生命力的老太太。這位并未受過文化教育的老人,,像山里的草木一樣,,熱烈地活著。她可以認(rèn)真地跟狗說話,、跟雞吵架,,也可以偷偷放走作者捉給她喂雞的知了。她甚至可以不顧旁人的指責(zé),,一次次幫“茹茹”逃跑,。她身上沒有煩惱,,即便有也很快消散。她的行為僅僅出自她的本心,。
書頁中還夾有一封寫給小穎的信,,信中多是作者向妹妹小穎訴說的有關(guān)讀書與寫作的感悟。比如,,讀書是令人變得龐大的捷徑,,但是也有人讀了很多書后變得自大;比如,,寫作時(shí)的根本是真誠,,是不諂媚、不投其所好,;比如,,要盡可能使用自己的比喻,要克制表達(dá),,最好的表達(dá)是簡潔的敘述,。
在文集的卷尾,作者奉上了山林間生靈的倩影,。透過作者的鏡頭,,我再次看到那只斜臥門前的貓兒,正坐在矮墻上凝望著我,;草地上,,一頭黃牛正埋頭吃草;下雪了,,山村一片清冽蒼茫之氣,;太陽落到山后,濺起了一汪彩霞肆意涂抹在天際……世間萬物從未學(xué)習(xí)運(yùn)用華麗的詞藻來標(biāo)榜自己,、取悅他人,,卻總能擊中人們內(nèi)心的深處,令人沉靜,。
山居七年,,作者并未因?yàn)樯骄佣鴨适ё鋈说臏囟扰c思考的深度,相反,,山間的生活令他更加敏銳和寬廣了,。
1500年前,有一位名為宗炳的先人,,他一生癡迷游覽山水,,年老體弱時(shí)不能遠(yuǎn)行,便懸掛山水圖卷于室內(nèi),謂之“臥游”,。今日閱讀《山居七年》亦可謂之臥游,。作者將清風(fēng)明月、山花蟲鳴落于紙上,,而你我皆有幸成為了畫卷前的人,,于繁忙生活的間隙,“臥以游之”,,喚醒那沉睡在記憶深處的田園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