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融媒 閆沛
鮮是飲食文化中獨特的存在,有別于酸、甜、苦、辣、咸,讓人難以形容、捉摸不定。羊肉湯、黑魚、老母雞等美食,呈現(xiàn)在四季的餐桌之上,讓滕州人沉浸在鮮的滋味里。
魚羊為“鮮”,羊大為“美”,滕州人對羊愛得深沉。在滕州,無論鄉(xiāng)村山野,還是城市繁華的街頭巷里,羊肉湯館隨處可見。滕州人請客吃飯,一般不直接說請吃飯,而是說請喝羊湯。喝羊肉湯,幾乎成了滕州人吃飯的代名詞。羊肉湯色白如奶,肥而不膩,湯味鮮美,唇齒留香,具有滋補祛寒、健身養(yǎng)胃之功效,在冬季更是進補之佳品。一碗湯白如玉,鮮香不膻的羊肉湯,不僅是一道傳統(tǒng)美食,還是一代代傳承的飲食文化,是讓游子魂牽夢繞的家鄉(xiāng)味道。
滕州人喝羊肉湯的習(xí)俗由來已久。滕州是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都。前掌大遺址發(fā)掘的商代貴族墓葬中,熬煮羊的銅釜印,印證著滕州羊肉湯有著千年的悠久歷史。
世間美食萬千,為何羊肉湯能得到滕州人的廣泛喜愛,并廣為流傳?關(guān)鍵還是在一個鮮字。活羊宰殺后用清水浸泡數(shù)小時,將其血水泡出,再加入羊骨頭一起投入大鍋里熬湯。羊肉文火燉爛,煮熟后撈起來瀝干。羊骨在湯鍋里繼續(xù)燉煮,煮至羊湯呈乳白色。另起鍋,放入煮好的羊湯和切片的羊肉,撒上碧綠的香菜,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羊肉湯就做成了。
如此一碗羊肉湯,肉是大塊的肉,湯是乳白的湯。喝湯,品味羊肉湯之本真;吃肉,體驗羊肉的細嫩。地道的滕州人還會滴入醋佐味,配上燒餅,趁熱吃上兩口,渾身立馬蒸騰起熱氣,滿嘴都是鮮味。
從營養(yǎng)學(xué)上講,羊肉湯極富營養(yǎng),利于吸收,羊肉在中醫(yī)學(xué)上屬溫性,適于一年四季進補。滕州人喝羊肉湯有很多講究,又分寒、伏進補喝。冬至的時候,晚輩會給長輩送羊肉,家家戶戶都要喝羊肉湯,圖個身體康健、平安過冬的好意頭。三伏天,也要喝羊肉湯,為的是增強體質(zhì)、平安度夏。
三餐茶飯、四季衣裳,無論時光怎么變化,煙火人間風(fēng)味長存。羊肉湯是滕州人在生活中尋找出的一種適合本地氣候和飲食習(xí)慣的地方名吃。可以說,羊肉湯已經(jīng)融入到了滕州人的身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