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潔精簡直是對付廚房油污的“神器”,有了它,鍋碗瓢盆都能洗得干干凈凈。但有些人卻擔心化學(xué)殘留會影響健康,一直抵觸而不使用洗潔精。長期使用洗潔精,真的對身體有害嗎?
不管是多埋汰的碗筷,只要加上幾滴洗潔精就能變得干干凈凈。但也有人說,洗潔精作為化學(xué)工業(yè)品可能致癌。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先來看洗潔精的主要成分:
(1)烷基磺酸鈉和脂肪醇醚硫酸鈉:這兩種成分都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用以去污油漬。
(2)泡沫劑、增溶劑、香精、水、色素和防腐劑:這些成分用于調(diào)整洗潔精的性質(zhì),如水溶性、泡沫性能、香味等。
所謂的“洗潔精致癌”,應(yīng)該指的是甲醛超標的、不合格的洗潔精才會致癌。
目前,我國對于洗潔精的安全性、產(chǎn)品質(zhì)量,包括大家擔心的殘留量,都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和標準,還會定期抽查,幾乎沒有甲醛超標的問題。
洗潔精的表面活性劑成分毒性非常低,與食鹽、小蘇打相當。
研究顯示,每千克體重要吃進大概8克表面活性劑,才會引起中毒。也就是說,一個體重60千克的人,要至少喝掉一大桶不稀釋的洗潔精,才可能出現(xiàn)中毒反應(yīng)。
不過,殘留量越少,肯定對健康越好。日常想要減少洗潔精殘留,可以用流動的清水反復(fù)沖洗,一般沖洗2遍即可。如果不放心,可以多沖洗幾遍。只要是在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合格產(chǎn)品,都可以放心使用。
不過,鄭州市中心醫(yī)院皮膚科主任陳自學(xué)提醒,經(jīng)常讓皮膚直接接觸洗潔精,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脂質(zhì),使手部出現(xiàn)干燥、脫皮。因此,洗碗時最好戴上橡膠手套或在忙完后擦點護手霜。
日常一些不好的洗碗習慣,不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干凈,反而滋生出很多細菌影響健康!鄭州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王麗紅表示,不注重餐具衛(wèi)生就會出現(xiàn)病從口入的現(xiàn)象。
1. 用水泡碗不及時洗
剛吃完飯,不少人就想著歇一會兒再洗碗,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習慣。
使用過的碗筷上殘留有食物殘渣、油脂和唾液等,這些物質(zhì)是細菌和病毒生長的良好培養(yǎng)基。如果不及時清洗,細菌會在碗筷上大量繁殖,增加感染的風險。
2. 碗洗后摞著不控干
我們的碗筷或碗盤不管怎么洗都不可能洗得特別干凈,哪怕殘留一點點食物殘渣,都可以作為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如果摞著放,積了很多水,房間溫度又適宜,細菌就會瘋長。另外,不要用抹布擦干,以免微生物繁殖。如果怕鐵鍋生銹,洗后應(yīng)該用廚房用紙吸干水分。
3. 洗碗布長期不更換
用洗碗布擦也是一個健康隱患,一定要定期更換和消毒。最好一個月左右換一個洗碗布,并且洗碗布一定要專門用來洗碗才行。
4. 洗碗時不洗碗底
在洗碗時,有些人只注意洗碗的內(nèi)部,不注意洗碗底,結(jié)果碗疊碗時,這個碗的底放在另一只碗上,碗底的細菌正好帶到另一只碗內(nèi)。洗碗時要想洗得徹底,可不要忽視每一處細節(jié)。
5. 餐具不消毒
消毒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高溫消毒,把它煮沸5~10分鐘后,大部分的細菌、病毒都能殺死。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買一個消毒機,把碗筷專門放里面高溫消毒。
注意:不提倡用消毒劑來消毒,因為不管是含氯的消毒液還是其他的消毒液,用清水很難完全沖洗干凈,如果有殘留物的話,會刺激消化道。
來源:山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