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研究了10萬人的運動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了這兩個秘密:

不同的人,“最佳運動時間”不一樣
清晨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fā)時段。專家指出,清晨發(fā)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是其他時段的4倍,7點到9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比其他時段高70%。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建議在午飯或晚飯后至少1小時再運動。
研究顯示,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在晚上6點后進行中等至劇烈運動效果最好,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疾病的發(fā)病及死亡風險。但這類人群不適合跳繩、快跑等高難度運動,建議選擇快走、慢跑、游泳或循序漸進的力量鍛煉。

>>>>
減脂:建議早晨運動!
不建議空腹運動,因為低血糖可能導致意外。
>>>>
增肌:建議下午運動!
下午肌肉力量最強,增肌效果最好,這也是很多體育賽事安排在下午的原因。
>>>>
改善睡眠:建議早晨運動!
早晨運動能調(diào)整生物鐘,讓你晚上更早感到疲倦,促進深度睡眠。如果晚上運動會讓你失眠,那也選擇早晨運動吧!
66%都選擇了自己最方便的時間段
你的身體其實自帶「運動鬧鐘」
來源:山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