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耀(滕州一中高三57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立學之箴言千年回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先賢錚錚之誓言猶在耳畔。可如今,“人丑就要多讀書”“為了‘迪奧’與‘奧迪’而學習”諸如此類的“雷人”標語卻令我們瞠目結(jié)舌。
標語之所以“雷人”,并非緣于其蹩腳的措辭造句,抑或可笑的表現(xiàn)形式,而是其背后潛藏的令人咋舌的畸形價值觀念。當學習被公眾輿論看作階級躍遷的手段,當考試被主流認定為評價體系的唯一標準,我們看到,多少鮮活的孩子物化為做題機器,多少高分的背后隱藏著低俗的欲望。宣稱“我即使是一只鄉(xiāng)下的土豬,也要拱大城市里的白菜”的衡中少年張錫峰,與宣揚“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某高中校長,除卻炒作熱度的因素之外,也的的確確是同“雷人標語”一般將學習功利化乃至妖魔化的典型代表。物化、功利化、戰(zhàn)爭化……這些觸目驚心的字眼本不該是人們對學習達成的期待。
難道當今社會,對人成功與否的評價標準,就當真只是唯金錢是論?難道踏踏實實嚴謹治學,胸懷對真理渴望與熱愛的學子,就一定要被逼迫著整日想著怎么“干掉別人”?難道孤燈下的學子寒窗苦讀,手不釋卷,所希冀的就不過是登科后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難道社會對下一代的期待,當真就是將拜金主義與享樂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進一步“發(fā)揚光大”?若當真如此,則標語“雷人”盛行,并不出人意料;若當真如此,則功利享樂之邪風盛行,實在是令人喟然嘆息。
曾幾何時,我們所推崇的是宋濂“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的為學態(tài)度;是革命先烈們孤身一人背井離鄉(xiāng),勤工儉學,自異國他鄉(xiāng)帶回救國之道的堅定決絕。車胤囊螢,蘇秦刺股,支持他們的是“出世為萬萬民”的理想,而非“迪奧”與“奧迪”的奢靡享樂;曾參一日三省,省的是為人處事的人生正道,而非“高否,富否,帥否”的單見淺聞。
所以,能真正提供精神動力的標語,應忠實內(nèi)心,是由心升發(fā)出的精神動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民族自豪,“吾愛吾師,更愛真理”的孜孜以求,“積極磨練本領(lǐng),勇立時代潮頭”的時代擔當,才是當今學生需要的標語,才是推動吾儕不懈探索的時代正聲。若立學為修身,若我等真正理解學習之意,則風氣自然重振,則標語何必“雷人”。
(指導教師 張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