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維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宋朝大詩人蘇軾在《赤壁懷古》中對公瑾表達了高度贊譽和敬仰,。周公瑾30歲時就任東吳水陸兩軍總都督,天賦異稟,,用兵如神,,區(qū)區(qū)五萬兵馬,,就打敗了曹操的百萬大軍,真乃天下奇跡,?!罢勑﹂g,檣櫓灰飛煙滅”,,一把火燒了曹操上萬艘戰(zhàn)船,。《三國演義》中寫道,,“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公瑾真不愧為橫行天下的軍事奇才。在收復南郡時,,周公瑾絞盡腦汁,,浴血奮戰(zhàn),身負重傷,,打敗了曹仁,。諸葛亮卻是趁周公瑾大軍追趕曹仁時,巧妙地竊取了勝利果實——南郡,,得以茍全性命于一隅,,這也充分證明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生存的本能。
周公瑾生性謹慎,,事無巨細,,勞心勞力,接連幾次大仗,,心血耗盡,,病倒在床,特別是身上的箭傷復發(fā),,三十六歲便與世長辭,。魯肅遣人飛報孫權,孫權放聲大哭,,曰:“公瑾有王佐之才,,忽短命而死,孤何賴哉,!”魯肅大罵道:“上蒼無道,,不盡其才。”可見東吳命運與周公瑾息息相關,。
周公瑾與諸葛亮各為其主,,水火不容,但周公瑾病故時,,諸葛亮親自祭酒,,跪在靈前,哭讀祭文:“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想當年,,雄姿英發(fā),哭君早逝,,俯地浴血,。”可見,,諸葛亮與周公瑾有人才之間的惺惺相惜,。若沒有周公瑾的幾場硬仗,哪會有劉備,、諸葛亮的立足之地,,更談不上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祭拜周公謹,,并不是做做樣子而已,。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周公瑾文武籌略,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如蘇軾在詞中所寫,真乃千古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