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陳
我家有兩個男寶,相差5歲。拼了兩次命,雖沒湊成個“好”字,但他倆在我心中,始終是珍貴的存在,是我的鎧甲,亦是我的軟肋。
今天是放暑假的第十天,天氣異常悶熱,大娃提議:“媽媽,我們中午吃涼拌牛肉面吧?我可以幫你把牛肉切片,胡蘿卜切絲……”話音未落,二娃立刻從臥室跑出來說:“媽媽,我可以幫你洗香菜、洗小蔥,而且洗得干干凈凈。”聽了這話,作為母親的我,甭管天多熱、廚房多難呆:“好呀!媽媽馬上去做,你看好弟弟,等著吃就行。”
不到二十分鐘,所有的配菜都已準備好,面也煮好了,裝進了碗里,牛肉片和香菜放妥當。面剛上桌,二娃那靈動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媽媽,你在廚房忙活的時候,我就聞到香味啦!”二娃的小嘴會夸人,似乎更懂得我想聽什么。
他迅速地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將筷子伸向碗里的牛肉。他的手微微顫抖,一片接一片的牛肉被他送入口中,腮幫子鼓鼓的,快速咀嚼,發(fā)出“吧唧吧唧”的聲音。他一邊吃,一邊轉(zhuǎn)動著眼睛,觀察著大家的反應(yīng),似乎在得意自己能先享受這美味的部分。
接著吃面時,或許是之前牛肉吃得太多,他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不過,他那機靈的腦子可沒閑著,眼珠一轉(zhuǎn),想著怎么能把剩下的面解決掉。他試著把面條卷在筷子上,像玩游戲一樣。到后面,碗里還剩下不少面條,他無奈地放下筷子,摸摸已經(jīng)鼓起來的肚子,吐了吐舌頭說:“媽媽,我實在吃不下去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大娃則沉穩(wěn)得多。他先拿起筷子,有條不紊地挑起面條,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嘗著,仔細感受著面條的爽滑和涼拌調(diào)料的獨特。隨著面條逐漸減少,他的目光終于落在了牛肉上。此時的他,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他將牛肉一片一片地夾起,緩緩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每一次咀嚼都顯得那么享受,似乎要把牛肉的鮮美和調(diào)料的香氣全部留在記憶里。結(jié)果,他的碗里一滴不剩,干干凈凈,就連碗邊殘留的一點湯汁,他都用筷子輕輕刮起,送入嘴中。他滿足地放下筷子,用手輕輕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他們的性別一樣,但性格不一樣,甚至是截然不同。大娃,溫和、靦腆,心思細膩,在意他人,內(nèi)心比較敏感,做事規(guī)規(guī)矩矩、追求精益求精。二娃,活潑、外向、開朗、調(diào)皮,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精力充沛,個性很強,獨 立、勇敢,也比較自我,做事風風火火,敢做敢當,不喜歡妥協(xié)。
記得《正面管教》這本書里,提到孩子出生順序時,有這樣的描述:“置身一個家庭就好像在演一出戲。出生的不同順序就好像戲中的不同角色,各有其明顯而獨特的性格特征。”我恍然大悟:那么很多子女家庭里的孩子性格有差異,這并不是巧合,而是注定的。就比如我們經(jīng)常說,在一個家庭里,爸爸如果扮了紅臉,媽媽就只能扮黑臉。同樣的,老大有了一種性格,老二就只能“進化”出截然相反的性格。而這種差異化可能就來自于出生順序的排位。
看著兩個孩子“吃面”時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我和孩子爸爸相視而笑。雖說他們性格迥異,但都是我們心頭的寶貝。我們也知,在未來的日子里,需要引導他們看到彼此的閃光點,學會相互欣賞、相互幫助。我們會告訴機靈調(diào)皮的二娃,大娃的沉穩(wěn)認真是值得學習的品質(zhì);也會對溫和靦腆的大娃說,二娃的勇敢獨立同樣可貴。我們希望他們明白,兄弟是一生的陪伴,無論性格如何不同,都要相親相愛、互相照顧。
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用心呵護他們的成長,讓他們在溫暖與理解中,相互扶持走過人生的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