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夫長
剛上班,收到母親發(fā)來的幾張花草照片。照片中是母親養(yǎng)了多年的太陽花。在陽光的照耀下,老家屋檐下的那一叢叢太陽花開得如火如荼,看得我心里暖烘烘的。我沒有絲毫遲疑,馬上發(fā)過去好幾句溢美之詞,最后還不忘對母親說道:“媽,您真是個養(yǎng)花高手,這太陽花也太好看了。”母親回了一長串笑臉。可以想象,當(dāng)時母親的臉上一定笑開了花,一整天都會樂呵呵的。
下班后,我撥通母親的視頻電話:“媽,您老今天心情這么好,一定大有收獲吧。”母親回道:“是的,今天上午還挺忙的。早上起床后,要喂雞、澆菜,還要掃地、洗衣,吃過早飯,我又和你黃嬸去村委會聽了一場花鼓戲。”我接著夸母親道:“您現(xiàn)在的生活品質(zhì)是越來越高了。”母親聽后開心地笑了。
春節(jié)過后,我和兄長們相繼回到單位上班,家里只剩下母親一人。以前,母親在門前種有一塊地,日子過得充實。母親過完七十歲生日后,我們再也不許她種地,動員她有時間就在村里散散步,找人嘮嘮嗑,要么去村部聽聽?wèi)颉D赣H雖年事已高,但耳聰目明,頭腦清晰,再加上她性格開朗,為人和善,在村里人緣頗好。平常,我和兄長們輪流打電話回去陪她聊天,盡量讓她過得舒心快樂。要是遇到什么開心的事,她也會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我們。
上周日和母親聊天時,母親笑著對我說:“三兒,我有件小事要告訴你。”我催促母親道:“什么事,您快說。”母親頓了頓,慢慢說起事情因由。
清明前夕,舅舅們商量著給外祖父、外祖母的墓地新立一塊碑。那天,二舅向母親討教怎么分擔(dān)立碑款。母親先讓二舅說了他的想法。二舅的方案是由長輩們來分擔(dān)。母親聽后,給二舅另出了個主意。
母親的大致意思是,如果讓長輩們來出這筆錢,兩個舅舅的退休金多,大舅媽的退休金少,一下子要拿出幾千塊錢,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倒不如讓年輕一輩來平均分擔(dān),就當(dāng)是給老人盡孝了。年輕一輩人多,平攤到每家每戶會少許多。再者,幾個侄女和侄女婿都有穩(wěn)定工作,手頭也寬裕。二舅想了想,覺得母親說得在理,過后征求大家意見,果然都很贊同。
母親對我說起此事時,言語中充滿自豪。我夸母親道:“您是大姐,舅舅、舅媽們肯定尊重您的意見。”母親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就隨口一提,哪知他們還都接受了。剛開始,還怕說我偏袒哪一家呢。”我說道:“您這個分配方案科學(xué)合理,他們舉雙手贊同還來不及呢。”聽到這里,母親就更高興了。
小時候,我們有一點小小的進(jìn)步,都會在大人面前展示,希望得到他們的夸獎,而父母總會毫無保留地表揚(yáng)我們,那時我們的心里就像吃了糖一樣。如今,父母正在一天天變老,他們也開始喜歡在我們面前晾曬他們的“高光時刻”,我們也不該吝嗇那些贊美和表揚(yáng)的話語。
故而,當(dāng)父母向我們炫耀他們的幸福時,我們不妨經(jīng)常夸夸他們,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加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