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一涵
“聞道郭西千樹雪”,滕州市柴胡店鎮(zhèn)劉村西頭的梨花在這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又如約而至。我懷著對那棵與我同歲的梨樹的思念,踏上了回家的路。極目望去,盛開的梨花像一片潔白的海洋,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心境一下變得朗闊起來。為了保護梨園的完整性,快速路不再從梨園內(nèi)部穿過,而是取道梨園西,并增設梨園站,方便人們到梨園游玩。
回到老家,我迫不及待地走進梨園,見潔白的梨花掛滿枝頭,仿佛置身于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一夜春風來,萬樹梨花開。微風拂過,梨花樹枝輕輕地搖曳,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落在我們的頭發(fā)和肩膀上。梨園里有一棵與我同歲的梨樹,是我一歲時爺爺奶奶栽的。每年梨花盛開時,爺爺奶奶總愛在樹下給我鋪上一張小桌,擺上茶水和糕點,細數(shù)著斑駁的光影。他們總愛敘述著這棵小樹的由來:一歲時,我在梨園跑跑跳跳,靠在樹干上,倒在樹根上,倒在土崗上,倒在他們的腳下,倒在他們的懷里。我蹦蹦跳跳拖著一棵小樹苗,爺爺奶奶忙找來鐵鍬挖了一個小樹坑,一起把小梨樹栽了起來。每到梨園農(nóng)忙,爺爺奶奶總是先照顧這棵小樹,小樹也慢慢地長大了,如今我也離開家鄉(xiāng)去北京求學。無論春夏秋冬,我愛到梨園看看這棵與我同歲的梨樹,更愛在這棵梨樹旁聽爺爺奶奶絮叨著時光的變遷。
我愛吃梨膏糖,那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到的梨花的味道。四月的春風一吹,梨花便打起骨朵,不久,米粒般的骨朵漸漸成為一朵淡白的小花,中間再抹一點鵝黃,梨花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經(jīng)過一夏的孕育,九月便可結(jié)出黃燦燦的酥梨。為了留住梨子的香甜,村里人愛做梨膏糖。爺爺奶奶也偏愛做這種甜蜜的梨膏糖,選最甜的酥梨,手工去核去皮,榨出梨汁,用一口大鍋,爐灶里填滿梨木慢慢地熬上12小時。大鍋里飄散出的梨汁的香甜和火苗透出的果木的清香糾纏在一起,氤氳在小院里,飄散在空氣中,整個小村莊都籠罩在這香甜里。
我愛聽梨花落下的聲音,那聲音輕柔而細微,似春日里的牛毛細雨,輕輕揚揚地滴落在大地上。似輕風拂過琴弦,奏出清脆而婉轉(zhuǎn)的音符,宛如天籟之音。每一片梨花瓣都是一個小精靈,輕盈地舞動著,然后靜靜地飄落,發(fā)出微弱的沙沙聲,如同雪花般細膩。有時又極其宏大,梨花紛紛落下時,好像聽到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奏響著生命復蘇的旋律,有一股偉大的力量從土地里、枝頭上、身體里滋長起來。這聲音帶著淡淡的清甜,仿佛是梨花散發(fā)的芬芳,縈繞在空氣中,讓人感到一種寧靜和美好。
我喜歡梨園遠處的千山,喜歡環(huán)繞梨園的十字河,更喜歡梨園里面帶笑容的人。不只是人們的笑催開梨花,也是梨花綻放了人們的笑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