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靜
萬物隨春醒,無論山坡上還是田野間,一抹青綠都會如約而至。此時,薺菜被春風(fēng)搖醒,悄然綻放,成為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
薺菜,又稱“護生草”,先春萌發(fā),是最早返青的報春野菜之一,還具有清肝明目的藥用價值。蘇東坡說薺菜,“雖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并盛贊它是“天然之珍”。
兒時第一次吃薺菜,便問母親是何物。她忙著出門,只敷衍我:“就是地里的野菜。”我恍然大悟。待春來,一心牽掛美味的我,便萌生了挖薺菜的想法。放學(xué)后,我和小伙伴走向田野里、小溪旁,看那點點白色花莛似小珠落玉,柔嫩的葉子一層層匍匐在地,越挖越有趣。田埂上,一片歡笑,久久回蕩。漫野芳草綠,一片薺菜香。
挖完薺菜回到家,我便催著母親給我做餃子吃。她拗不過我,就先挑去枯葉、洗凈,鍋里加水燒開后,放鹽,滴入油,將薺菜焯水、撈出。再放入冷水,片刻后擠出水分,切得細碎,和進備好的精肉,調(diào)餡兒,放油和鹽、十三香、味素等攪勻。最后加入一個蛋清,順時針攪拌均勻,餃子餡兒就大功告成了。緊接著,母親會施展她的“絕活”。那手法熟練到無人能比,總是能夠?qū)⑷嗝妗W兒、搟皮兒等一系列繁瑣的工序,一氣呵成。我吃驚地站在那里,看著母親的手舞動。那一雙被歲月親吻過的手,總以驚人的嫻熟,訴說著生活的智慧。
水開滾煮,頃刻間,餃子們便如小精靈般整整齊齊地排列開來,圓滾滾的身軀透著誘人的可愛。廚房瞬時彌漫在一陣熱氣中,香氣繚繞。等到餃子出鍋,母親會先盛出一小碗給我。咬一口,餃皮柔韌、薺菜的清香和精肉的爽滑交織在一起,唇齒間合出鮮美的口感。“媽,這也太好吃了吧!”我吃了一碗又盛一碗,直到打著飽嗝才放下碗筷。母親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臉上露出了滿足的微笑。
長大后,每年回家的次數(shù)有限,以至于總會想起家鄉(xiāng)的薺菜。前段時間回去,母親一見我進門,就拉著我的手說:“陽春三月三,薺菜當(dāng)靈丹,古人都說現(xiàn)在正是吃薺菜的好時節(jié),你回來了啊,真好……”一瞬間,淚滿眼眶,原來,惦記著薺菜的不只是我。再次端起那碗薺菜餃子,我粘在母親左右,一步都不想遠離,就想在那香氣撲鼻中尋找她眼角的滿足。我知道,那不僅是一碗餃子,更是母親深沉的愛呀。
薺菜香,即心底暖。它不僅是故鄉(xiāng)的味道,更是母愛的象征。縱然夜幕降臨,我也會帶著心底的光,照亮前進的路。無論走到哪里,那份對故鄉(xiāng)和母親的思念,都會成為我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