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滕州,春風和煦,萬物復蘇。在吾悅廣場,“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正在舉行,現(xiàn)場人頭攢動,志愿者們身著紅色馬甲,如同一團團躍動的火焰,忙碌而有序地為群眾提供各種溫馨服務。人群中,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穿梭在各個服務區(qū)域,時而與志愿者交流工作細節(jié),時而耐心解答群眾的疑問,臉上始終洋溢著和藹的笑容,他就是“滕州市最美志愿者”侯志龍,滕州市學雷鋒志愿者聯(lián)合會會長,一位將雷鋒精神融入生命,雖已年過花甲,但依然步履矯健的老人,眼神中透著堅定與熱情。
侯志龍是滕州市檢察院原副檢察長,從2015年退休至今,他沒有選擇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繼續(xù)投身于公益事業(yè)。侯志龍表示,最初成為一名志愿者的初衷很簡單,退休后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精力可以為社會做點什么。有一次,他在社區(qū)看到一些孤寡老人生活不便,心里很難受。他當時就想,既然有時間和能力,為什么不為他們做點實事呢?所以侯志龍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沒想到這一干就是十年。對他來說,志愿服務是一種“退休不退志”的擔當,也是一種回報社會的方式。
自2018年牽頭成立滕州市學雷鋒志愿者聯(lián)合會以來,侯志龍便全身心投入到構建志愿服務體系的工作中。他創(chuàng)新打造的黨建引領、組織聯(lián)動、項目驅動、文化鑄魂、科技賦能“五維聯(lián)動”學雷鋒服務體系,讓滕州的志愿服務工作有了質的飛躍。他創(chuàng)新實施“3+N”服務模式,讓志愿服務活動在滕州的大街小巷常態(tài)化開展。他的努力和付出讓“滕州模式”“滕州經(jīng)驗”成為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典型代表,被“全國學雷鋒兩會”在全國各地推廣。
侯志龍告訴記者,最初很多人對志愿服務不理解,甚至有人質疑他們是在作秀。但他風雨兼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聯(lián)合會志愿者從最初的10余人慢慢發(fā)展到3000多人,他們不僅在志愿服務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還通過多種方式傳播雷鋒精神。他推動成立全國首家“雷鋒醫(yī)院”“雷鋒駕校”,擔任12所學校校外輔導員,開展“雷鋒精神成長課”,舉辦宣講報告162場次,受教育學生及群眾達70余萬名。他發(fā)起的“愛心車隊助力高考計劃”,連續(xù)七年為考生提供貼心服務;帶領志愿者為40余所學校的留守兒童捐贈20余萬元學習資料,讓孩子們在關愛中堅定了爭做新時代追“鋒”人的信念。此外,還推出原創(chuàng)歌曲《我們是新時代的雷鋒人》,并策劃“永遠的雷鋒”主題書畫展巡演,制作短視頻130余條,網(wǎng)絡播放量突破100萬次。他的事跡得到了廣泛認可,先后被中國關工委、中央文明辦授予“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被“全國學雷鋒兩會”授予“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學雷鋒標兵”“全國學雷鋒團隊帶頭人”,被山東省老干部局授予“最美老干部志愿者”,被山東省關工委等部門授予“全省最美家庭”。
“學雷鋒要與時俱進,我要做的就是講好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傳承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做新時代雷鋒式好人,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學雷鋒的隊伍中來。”侯志龍說,志愿服務讓他重新找到了人生價值,只要有時間,他愿意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