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善傳媒 日期:2024-11-25 瀏覽量: 欄目:城事
小雪已至,氣溫一天比一天低,一波新的冷空氣對滕州虎視眈眈,預(yù)計氣溫將普遍下降6~10℃,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2℃以上,并伴有大風天氣。

說到冬季蔬菜那就不得不提蘿卜了,《本草綱目》對蘿卜稱贊有加,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正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民間也有“十月(農(nóng)歷)蘿卜賽人參”的說法。入冬后,蘿卜會啟動自身“抗寒”反應(yīng),此時的蘿卜除了味道甘甜之外,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6克的碳水化合物、0.6克的蛋白質(zhì)、49毫克的鈣、34毫克的磷、以及高達30毫克的維生素C等,使其在多種蔬菜中脫穎而出。

白蘿卜雖然性涼,但是秋冬吃既可以敗“內(nèi)火”,又可以調(diào)“飲食”。明代醫(yī)典《雷公炮制藥性解》記載“萊菔辛宣肺部,甘走脾家,故兩入之。生者下氣,多食耗血,以辛多于甘也。熟者補脾,多食滯氣,以甘多于辛也”。白蘿卜味甘甜,但生蘿卜會帶著一股很明顯的辛辣味,辛味發(fā)散,因此會散氣泄氣。所以,生白蘿卜生津止渴,有祛風熱、抗病毒的功效;對癥風熱感冒、肺熱咳嗽(咽痛、痰黃)、口干舌燥、咽喉嘶啞、急性腸炎、痢疾。

如果把生蘿卜和補氣藥配著一起吃,補益的功效確實會被削弱。如果是進補期間“補過頭”,出現(xiàn)胃脹等癥狀,可以吃點生蘿卜。此外,生蘿卜還有一定的化痰作用,蘿卜中段含糖量較多,甜度較大,質(zhì)地脆嫩,是整個蘿卜口感最好的部位,喜歡生吃蘿卜可以盡量選擇此段。
白蘿卜煮熟可以去除本身的辛味,尤其是用燉煮的方法熬得軟爛后,品嘗起來只有純純的甜味,這時其功效就偏于“補”了。熟蘿卜健脾消食,化痰、促進消化排泄,對癥消化不良、腹脹積食、胸悶痰多、大小便不利。

因此,一些人喝了蘿卜湯后,不僅不覺得“下氣”,反而會覺得“滯氣”。為避免熟蘿卜吃多了導致氣滯,可以在煮湯時放幾片姜,姜的溫散之性能很好地中和蘿卜的“滯”。還可以搭配一些有香味的蔬菜,比如芹菜、芫荽等,芳香的氣息能夠促進脾胃運化,既增添菜肴風味,又能使蘿卜補而不滯。

此外,氣虛體質(zhì)的人要注意,過多食用蘿卜會加重氣虛癥狀,如乏力、氣短等,建議這類人群在食用時搭配一些補氣食材,如紅棗、枸杞等。

材料:鴨子半只、白蘿卜100克、酸蘿卜50克、蔥3段、姜6片、料酒15毫升、白糖15克、白胡椒10克、鹽少量。2.鍋中加水,放入鴨子、姜片、蔥段、料酒,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轉(zhuǎn)小火燉煮40分鐘。3.加入白蘿卜、酸蘿卜繼續(xù)燉煮20分鐘。加入白糖、白胡椒、鹽調(diào)味,撒上蔥花即可。

材料:鯽魚300克、白蘿卜50克、蔥5克,姜片10克。1.鯽魚一條處理干凈,白蘿卜切薄片,越薄越容易入味。2.蔥、姜切片,入鍋爆香,將鯽魚放入鍋中兩面煎至金黃。3.加入湯碗容量1.5倍的水,大火煮開直至魚湯變成奶白色。4.湯變色后轉(zhuǎn)中火煮至水量減少至2/3左右,加入薄白蘿卜片。5.煮至蘿卜到自己喜歡的軟硬程度,調(diào)入少量鹽即可。

材料:羊肉500克,白蘿卜500克,當歸10克,生姜3片。用大火將水燒開后轉(zhuǎn)慢火燜30分鐘即可。
此外,一些食物也不能和白蘿卜同食,如果搭配不當,可能會引發(fā)健康問題。動物肝臟是補鐵和補銅的良好來源。但是,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會與肝臟中的礦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不僅降低了雙方的營養(yǎng)價值,還可能產(chǎn)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zhì)。

海鮮含有高質(zhì)量的蛋白質(zhì)和必需的脂肪酸,與白蘿卜同食其高蛋白的消化過程可能會被蘿卜的粗纖維所干擾,影響蛋白質(zhì)的吸收效率。此外,兩者都屬于偏涼性食物,一起食用可能會加重身體的寒氣,導致消化系統(tǒng)不適,甚至腹瀉等問題。

人參是一種廣泛用于補氣和提高免疫力的藥材,被譽為“百草之王”。然而,白蘿卜含有揮發(fā)性的芥子油,這些成分具有較強的行氣和理氣作用,可能會與人參的補氣效果相抵觸。

來源:市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