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網(wǎng)訊(通訊員劉敬娟)“劉法官,我們的案子都處理完了,,我想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們,,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幫忙,,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解決呢,。”7月3日上午,,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人民法院木石法庭的劉法官收到了當事人贈送的一面印有“黨旗紅暖民心,,辨是非維公正”的錦旗,一面錦旗,,傳遞著群眾的認可,,一聲感謝,蘊含著法院人的擔當與情懷,。
楊大媽年近八旬,,河南洛陽人,1994年改嫁到滕州木石,。老伴兒石某于2022年去世后,,楊大媽與其繼子女之間因遺產(chǎn)問題產(chǎn)生糾紛。繼子石某1于2023年底將楊大媽及其繼女石某2訴至法院,,各方爭議較大,,調(diào)解未果。后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對被繼承人石某的財產(chǎn)進行全面審查并細化分析,,為便于下一步執(zhí)行,在判決時大膽突破原被告身份限制,,確認各方均有相互配合義務(wù),。判決后,,通過對當事人爭議點答疑解惑,各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未提起上訴,。
判決生效后又面臨新的難題,楊大媽常年在河南老家居住,,兩個繼子女均長期在北京工作生活,,且因家庭矛盾,繼女石某2與楊大媽多年來鮮有來往,,無意主動配合,,另外,涉案房產(chǎn)證的過戶,、補辦及銀行存款的支取,,在實踐操作中難度很大。為此,,楊大媽從河南老家趕來滕州,,到法庭咨詢申請強制執(zhí)行的相關(guān)事項,承辦法官考慮到楊大媽年齡較大,,往返路途較遠,,就主動與在北京的繼子女取得聯(lián)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從中磋商,一方面充分向其釋法說理,,另一方面從訴訟成本,、親情維系等多方面因素出發(fā),勸說其換位思考,、相互體諒,,同時積極與執(zhí)行法官溝通對接,順利促成各方達成執(zhí)前和解,,在不到一周時間內(nèi),,涉案遺產(chǎn)按照判決內(nèi)容全部履行完畢。楊大媽在返回河南之前堅持要到法庭給承辦法官送上錦旗,。
原稿鏈接:http://www.mzyfz.com/html/2167/2024-07-08/content-162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