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利娟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人們往往在“自以為是”的陰影中迷失,擔憂著被拒絕的可能,為了避免尷尬而選擇保持沉默。然而,有時候,只需要一次勇敢的開口,整個世界就能變得不再那么難以逾越。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必須需要他人幫助的事情,那是一個可能給我?guī)砀淖兊臋C會,但我卻陷入了自己的糾結(jié)和斗爭中。我想要辦成這件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找人寫推薦信,盡管我有一個多年的朋友,足夠資深,完全符合推薦人資格,但我在心中盤算了千百次,卻遲遲無法開口請她幫忙寫,始終無法邁出那一步。
當我終于下定決心開口,我想象著她可能會遲疑,或者拒絕。然而,結(jié)果卻出乎我的意料。
“我等你好久了。”她笑容滿面,興奮地說道。這句簡單的話語在我耳邊回響,令我陷入深思。原來,我以為的難以啟齒的請求,她早已感知,而我一直在自我糾結(jié)的迷霧中。
她繼續(xù)說:“醫(yī)不叩門,師不順路。我暗示過你好幾次,希望你盡管講,我都可以幫忙。但,你始終不開口,這樣我都不知道你真正的心思,我也不好積極地去問你。這個推薦信需要兩個人簽名,我一個,我再找一個非常有資歷的,在這個行業(yè)是超級大咖的人,他幫你寫,依你的成績,加上我們兩個人的推薦,沒問題的。”
就這么輕松?我在一旁發(fā)呆,陷入對自己長久以來糾結(jié)的深思。我只是開了個口,事情就這么輕松地解決了嗎?甚至于我只是想找她,另外一個推薦人自己再去找,她都幫我搞定了。這讓我不禁反思,我多年來的內(nèi)心斗爭算什么?我一直以來的糾結(jié)又算什么?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多年的內(nèi)心斗爭不過是徒勞的掙扎。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原本以為的難關,不過是我自己設立的心理障礙。
或許,這是因為我過于擔心被拒絕的面子,或者過于自卑,或者害怕給別人添麻煩。然而,生活中有許多時候,我們不開口,總是自以為是,你以為我以為,卻沒有互相開口,對方怎么會明白我們的心思?當我們主動表達需求時,對方可能會感到愿意、興奮,甚至期待著能夠幫助我們。而那些多年來的內(nèi)心斗爭和糾結(jié),也許只是我們自己設立的心理障礙,是無謂的負擔。只要開口,我們或許會發(fā)現(xiàn),事情比我們想象的要容易解決得多。
我們往往過于擔心被拒絕,卻忽略了對方可能的期待。就像那位朋友所說:“你不開口我都不知道你的心思。”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溝通變得更為重要。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故事的結(jié)局或許并不僅僅是找到了推薦人,是內(nèi)心的一次解脫,更是打破了自己的思維枷鎖。勇敢地開口,迎向生活中的困難,或許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解決。只要敢于打破沉默,勇于開口,我們就能夠迎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心事如水,內(nèi)心的糾結(jié)像水一樣川流不息,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出口;只需要開口,說出自己的心聲,便有可能將心中的水流轉(zhuǎn)化成舟,成或不成,都會帶領我們駛向解脫和明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