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泰安肥城市潮泉鎮(zhèn)柳溝村村委會榮譽室,108塊金光閃閃的獎牌掛滿了整個屋子,。一塊塊獎牌,,記錄著柳溝村的滄桑巨變,“濃縮”著劉興泉酸甜苦辣的風雨人生,。村民們從心底里感念劉興泉的好,,并親切地稱他為“櫻桃書記”。
1992年,,劉興泉走馬上任柳溝村黨支部書記,。那時的柳溝村一窮二白,百姓生活艱難,。懷揣著為父老鄉(xiāng)親干點實事的樸素想法,,劉興泉帶領村民走上大山,在這貧瘠的土地上,通過修建魚鱗坑,、坡改梯田,,艱難地栽下一棵棵小樹苗。當幼小的樹苗剛剛綻露新綠的時候,,卻被羊群無情啃噬,。“不能再這樣過,!不能再這樣活,!”心疼之余,劉興泉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地打響封山育林“第一槍”,。
一石激起千層浪。封山育林斷了村里養(yǎng)羊大戶的財路,,他們毫不客氣地向劉興泉發(fā)起了一輪輪責難,。前街王家嬸子用地排車將老人拉到村委大院,兇巴巴地叫喊著:“全家就指著這幾十只羊吃喝,,以后這日子沒法過了,村里給養(yǎng)老吧,?!币环臭[后,王家嬸子真撂下老人不管了,。在那段最艱難的日子里,,劉興泉經(jīng)常徹夜難眠,苦苦思索著全村未來發(fā)展之路,。
為轉變村民的老觀念,,得到全村人的支持,劉興泉租來大巴車親自帶領全村村民到先進村參觀學習,,看人家封山育林帶來的變化,,用活生生的事實扭轉村民的“老腦筋”。幾個執(zhí)拗的村民半信半疑地接受了他的主張,,封山育林之路慢慢走上了“正軌”,。之后,劉興泉又開始了興建水庫,、塘壩的漫漫“長征路”,。
1995年的深秋的一天,天剛蒙蒙亮,,劉興泉帶領柳溝村施工隊,,背著一天的口糧浩浩蕩蕩開赴翦云山,他們要在山上蓄水保土,誓將光禿禿的山坡變成綠水青山,。劉興泉給當年施工隊起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叫“戰(zhàn)山河”。那段艱苦奮斗的歲月讓劉興泉記憶猶新:呼嘯的北風凍裂了雙手,,手砸破了敷上點山土止血,,腰扭傷了就地貼上止疼膏接著干,就著冰冷的寒風吃涼透了的午飯……作為隊長的他,,每天堅守在項目現(xiàn)場和隊友們同甘共苦,。1996年修環(huán)山路時,他盯靠在工地一線半月沒下過山,;1998年修天池時,,在風餐露宿中得了闌尾炎,吃點藥繼續(xù)堅守,,直到項目完成才去醫(yī)院進行手術……劉興泉全心全意為村民謀利益,、謀發(fā)展的情義,被村民們深深記在了心里,。30多年來,,柳溝村建成10萬方水庫一座、上千方蓄水池6座,、大小塘壩30余處,、小型水保設施100余處。
一座座水庫,、塘壩蓄滿了柳溝村脫貧致富的“希望之水”,。
柳溝村一直有種櫻桃的傳統(tǒng),但之前種植品種老,、易發(fā)病,,產(chǎn)量低,劉興泉提出淘汰老品種,、種植新品大櫻桃的建議,。“新品種誰知道行不行,,種‘砸鍋’了,,到時哭都來不及?!惫r(nóng)們紛紛議論著,。2011年,劉興泉聯(lián)合愿意種植新品種的大戶開辟了100多畝新品試驗田,,結果新苗被人拔了,,一切都在艱難中慢慢推進,。為讓果農(nóng)們?nèi)嬲莆兆顚嵱玫姆N植管理技術,劉興泉聘請櫻桃種植專家進行專業(yè)指導,,并和村民們一起學習進步,。在劉興泉看來,試驗田的成敗是事關全村農(nóng)業(yè)種植結構調(diào)整的大事,。心里牽掛著試驗田,,他每天都要來田里轉兩圈,瞅瞅這塊剪枝不行,,隨手拿出剪子修剪一番,,看看那塊該追肥了,就趕緊通知種植戶,。功夫不負有心人,,種植的新品種個大果甜,種植戶鼓起了“腰包”,,觀望的村民紛紛加入到“更新?lián)Q代”的大潮中,。豐收的喜悅讓果農(nóng)樂開了花,果農(nóng)王緒廣高興得合不攏嘴:“我家種了4畝櫻桃,,畝產(chǎn)3000多斤,,年收入十幾萬,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大錢……”漫山遍野的紅櫻桃綠了山野,,“火”了柳溝村。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嶄新的樓房住著,,小轎車開著,,村里再也沒有“窮光棍”,。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苯陙恚?0多個大規(guī)模生態(tài)項目先后落地柳溝村,,村集體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壯大,,柳溝村駛入發(fā)展“快車道”?!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睘榱肆鴾洗甯篮玫拿魈?,劉興泉精心謀劃著接下來的清潔小流域工程,,開始了新的征程。